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後,已影響大家的生活長達一年之久;但其實在新冠肺炎出現前,全球每年約有4.5億人(佔全球人口的7%)罹患肺炎,每年約400萬人因此死亡。肺炎那麼可怕,究竟什麼樣的菌種會導致肺炎呢?
肺炎常見五種致病菌,以肺炎鏈球菌 (Streptococcus pneumoniae)、黴漿菌 (Mycoplasma pneumoniae)、肺炎披衣菌 (Chlamydophila pneumoniae)、肺炎克雷伯氏菌 (Klebsiella pneumoniae) 和流感嗜血桿菌 (Haemophilus influenzae)為主。每種致病菌的發生率會因年紀、共病(Comorbidity,註一)或其他危險因子,而稍有差異。
肺炎鏈球菌一直是造成成人或兒童侵襲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,尤其在60歲以上的患者中,發生率較高;症狀較為急性,包括發燒、畏寒、咳嗽與呼吸困難等症狀。由於肺炎經常縮短垂死之人的煎熬,因此被稱為「老人之友」然而,肺炎並非不可治療的。
在青黴素尚未發現前,此菌引起肺炎的死亡率高達35%,自從1944年開始利用青黴素進行治療後,死亡率降至5~8%;足見療效。青黴素是很常見的抗菌藥品,它是從青黴菌中提煉出的抗生素,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;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。肺炎治療時間依菌種而有不同,一般療程應約需 7-14 天,若肺炎併發肺膿瘍、膿胸,則需使用有效抗生素約 4-6 星期。
無論如何,預防總是勝於治療。肺炎的高危險病人,可以在醫師指示下施打流感及肺炎雙球菌疫苗。平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在感冒流行時或身體抵抗力較弱時,可戴口罩,勿到公共場所,儘量避免和感冒的人接觸。打噴嚏、咳嗽時用衛生紙掩口鼻,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。
註一:共病(Comorbidity)指「已具有某一疾病的個體,在其病程中,同時出現任何明顯不同於該疾病的另一疾病」,亦即「同一個體同時具有或符合兩種以上疾病的診斷之情形」。